根据TCFD建议进行信息公开
本集团将“针对气候变化和脱碳的措施”定位为重要课题之一,设定了削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长期目标,为实现脱碳社会进一步强化了措施。
基于2021年10月表示支持“气候相关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组(TCFD)”提出的建议,我们将针对气候变化给事业带来的风险和机会进行情景分析,积极加强脱碳措施的相关信息公开。

企业治理
气候相关的风险与机遇等重要事项,由本集团设立的“可持续发展委员会”进行讨论与决议,旨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针,并顺利推进相关活动。委员会的决议内容将报告至役员会。役员会负责监督委员会,并定期就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。
此外,我们还将CO₂排放量削减作为“非财务 (ESG) 评估项”,纳入役员(高层管理人员,以下同样)的绩效评估指标 (KPI),让薪酬与绩效挂钩。
推进体制

各项职能
董事会
针对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决议内容,每年至少听取1次报告,发挥对课题相关措施和进度状况的监督功能。并定期针对气候变化的相关重要事项进行讨论。董事长兼社长(气候变化总负责人)
担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长,统括气候变化相关的重要事项,负责制定集团可持续发展方针,并对相关经营判断负最终责任。可持续发展委员会
该委员会由担任气候变化统括者的代表役员总裁担任委员长,成员包括负责可持续发展推进的执行役员、其他常勤役员以及集团各公司代表役员组成。委员会就包括气候变化重要事项在内的本集团重大课题,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定期会议,并根据需要召开临时会议,进行充分讨论后作出决议,并将决议内容报告给役员会。基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决议,由相关负责人牵头,推动各项具体举措的实施。
气候相关董事会、委员会召开实绩
关于包括气候变化重要事项在内的本集团重大课题,原则上每年由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,并至少每年向役员会报告一次。本集团于2021年9月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,自此以来,委员会持续积极开展讨论并作出决议,并将相关内容报告给役员会。气候相关的主要议题如下所示。
会议召开月份 | 气候相关主要内容 | |
---|---|---|
董事会 | 2021年11月 | 制定可持续发展方针(决议) |
2021年12月 | 设定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长期目标(报告) | |
2022年4月 | 针对重要课题的重要举措(报告) | |
2022年7月 | 基于TCFD建议的信息披露(报告) | |
2022年11月 | 2021年 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实绩(报告) | |
2023年2月 | 基于TCFD建议的信息披露更新(报告) | |
2023年4月 | 再生能源导入提前计划(报告) | |
2023年7月 | 2022年度 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实绩(报告) | |
2023年11月 | 削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长期目标和脱碳过渡计划的修订(报告) | |
2024年8月 | 2023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实绩(报告) | |
2025年5月 | TCFD信息披露更新(报告) | |
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| 2021年10月 | 针对重要课题的重要举措(讨论) |
2021年12月 | 设定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长期目标(讨论・决议) | |
2022年3月 | 针对重要课题的重要举措(讨论・决议) | |
2022年7月 | 基于TCFD建议的信息披露(讨论・决议) | |
2022年12月 | 脱碳路线图(含脱碳转型计划)(讨论) | |
2023年2月 | 基于TCFD建议的信息披露更新(含脱碳转型计划)(讨论・决议) | |
2023年3月 | 可再生能源提前引进计划(讨论・决议) | |
2023年6月 | 2022年度 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实绩(报告) | |
2023年10月 | 削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长期目标和脱碳过渡计划的修订(讨论・决议) | |
2024年7月 | 2023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实绩(决议) | |
2024年11月 | 国内据点100%再生能源化推进(报告) | |
2025年5月 | TCFD信息披露更新(讨论・决议) |
役员业绩联动薪酬
业务执行役员与执行役员的报酬由“基本报酬”、“奖金”与“股票报酬”构成,非执行役员仅为“基本报酬”。业绩指标包括财务(营业利润、毛利率、ROIC)与非财务(个人评价、ESG指标如CO₂削减率)两类。关于各类报酬的比例设定,为确保其作为激励机制的合理性,已由公司治理委员会进行审议,并最终由役员会决定。
在业绩达成率及定性评价的支付率为100%的前提下,各类报酬的基准比例如下所示。


业绩与薪酬挂钩等指标
业绩指标 | |
---|---|
奖金 | ①合并营业利润 |
②合并销售总利润率 | |
③个人考核 | |
股票薪酬 | ①合并营业利润 |
②合并销售总利润率 | |
③合并ROIC | |
④ESG评估:CO₂排放量削减率(SCOPE1,2)等 |
战略
情景分析流程
为评估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对集团财务与业务的影响,并提升集团韧性,实施以下步骤的情景分析。情景已从“低于2℃”调整为“1.5℃”。
分析范围
集团全业务、全球价值链(含上下游)
参照情景
分类 | 情景概述 | 主要参照情景 |
---|---|---|
1.5℃情景 | 实施脱碳政策,全球升温控制在1.5℃以内。转型风险高,物理风险低。 | ・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4 Net Zero Emissions by 2050 Scenario ・IPCC SSP1-1.9 |
4℃情景 | 无新增政策,CO₂排放持续增加。转型风险低,物理风险高。 | ・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4 Stated Policy Scenario ・IPCC RCP8.5/SSP5-8.5 |
情景分析步骤
-
步骤 1 选定与重要气候相关的风险
和机遇,设置参数- 择选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
- 评估关键风险和机遇
- 设置关键风险和机遇的相关参数
-
步骤 2 设置与气候相关的情景
- 根据步骤1的信息等,在现有情景中等选定关联度较高的情景
- 设置与气候相关的情景(社会形象)
-
步骤 3 评估各情景中等的财务影响
- 根据步骤2中等设置的各个情景,以及步骤1中等选定的与重要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、相关参数,分析各情景中等的财务影响
-
步骤 4 针对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战略,评估其复原力,并探讨进一步的对策
- 针对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公司战略,评估其复原力
- 探讨进一步的对策
因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引起的业务影响及公司集团的应对
以集团所有事业为对象实施情景分析,如下所述对重要性高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,制定相应对策并进行推进。
气候相关风险
风险区分 | 风险内容 | 业务影响(2030年)※1 | 公司集团的应对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.5℃情景 | 4℃情景 | |||||
风险 | 转型风险 | 政策、规定 | 脱碳税的导入及强化导致成本增加 | 约85亿日元※2 中等 |
约48亿日元※2 中等 |
|
市场 | 由于无法应对客户提出的气候相关对策要求而导致销售额减少 | 中等 | 中等 |
|
||
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| 小 | 小 |
|
|||
物理风险 | 急性 | 异常气象导致供应链中断、物流延迟,造成销售减少 | 小 | 中等 |
|
|
异常气象导致工厂、门店运营中断及人员难以确保,造成销售减少 | 中等 | 大 | ||||
慢性 | 异常气候增加导致损失保险费增加 | 中等 | 中等 |
与气候相关的机遇
机遇区分 | 机遇内容 | 业务影响(2030年)※1 | 公司集团的应对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.5℃情景 | 4℃情景 | ||||
机遇 | 再生能源 | 通过导入再生能源节约成本 | 小 | 小 |
|
产品以及服务 | 随着CPS/IoT社会的扩大,增加支持低功耗产品的销售额 | 中等 | 中等 |
|
|
随着汽车的EV化,增加相关零部件的销售额 | 中等 | 中等 |
|
||
增加有助于降低企业客户对环境负荷的低碳产品/服务的销售额 | 大 | 中等 |
|
||
增加可满足消费者高环保意识产品的销售额 | 小 | 小 |
|
||
市场 | 通过脱碳经营,提高品牌价值,扩大销售额 | 中等 | 小 |
|
- 业务影响 大:利润影响10亿日元以上,或对业务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,如业务倒退、数月以上的业务中断等。
业务影响 中等:利润影响1亿日元以上10亿日元以下,或对业务造成重大影响,如对业务计划产生影响、业务缩小、业务中断1周~1个月等。
业务影响 小:利润影响不到1亿日元,或者几乎不影响业务计划、业务几乎无中断等,虽然会对业务造成影响,但程度轻微。
- 2030年GHG排放量(Scope1、2)根据成长预测及减排计划计算,并分别乘以1.5℃与4℃情景下的IEA碳价。汇率按 1美元 = 145日元 计算
韧性评估
情景分析结果显示,本集团在向脱碳社会转型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韧性。
为进一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,将持续推进战略性举措。
风险管理
本集团为统一管理对业务有重大影响的风险,由代表役员总裁担任委员长的“精工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”(以下简称“本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”)为核心,致力于构建和强化集团整体的风险管理体制。此外,为确保本公司与集团各公司之间的紧密协作与协调,顺利推进集团风险管理,设立了由集团各公司代表役员组成的“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”,以实现集团整体风险的确认与共享。
关于气候相关风险,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,由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通过情景分析,识别并评估集团各公司中影响较大的气候风险,并制定应对措施。相关决议将报告给役员会及本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,并与集团各公司协力推进应对工作。
集团风险管理推进体制


各项职能
精工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※1
以董事长兼社长为委员长,对需要跨集团处理的风险采取应对措施。收到我司以及集团各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的报告后,对各公司的风险管理推进予以支援。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※2
由常勤役员及集团各公司代表役员组成,负责集团整体风险的确认与共享,并对重大风险的应对进行监控与信息共享。集团各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※3
集团各公司以各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,自发地推进风险管理。可持续发展委员会
就包括气候相关风险在内的集团重大课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,决议内容报告给役员会及精工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。
指标与目标
本集团于2023年11月修订了长期目标,正在战略性地减少国内据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。今后也将根据该长期目标,加速在海外据点导入可再生能源,进一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。
此外,2030年度的目标已获得SBTi(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)认证,确认其符合《巴黎协定》所设定的1.5℃目标水平。
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长期目标
【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削减目标】
2030年度
Scope1、2与2022年度相比削减42%
Scope3与2022年度相比削减25% 对象:类别1、11
2050年度
力争实现净零排放
脱碳过渡计划(Scope1、2)
本集团于2023年11月修改了削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的长期目标,与此相随的,修改了脱碳路线图。我们将继续推进节能减排,将现有设备更新为节能设备,提高生产率,调查、研发和引进创新制造方法和设备,在引进可再生能源方面,将优先引进设备,提前推进各据点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转换计划。通过相关举措,已于2024财年实现日本国内所有据点使用电力的实质性100%可再生能源化。面向全球,计划于2040财年内完成包括海外据点在内的全体业务据点电力来源的100%可再生能源转型。使用的燃料也从化石碳燃料改为脱・低碳燃料,残留排放量通过引进碳清除信用来抵消,力争于2050年度实现净零排放。

Scope1、2 温室气体(GHG)排放量实绩(2019年度~2023年度)
2023年度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为79,965t-CO₂,与2022年相比实现了17.2%的削减。为实现长期目标※,与2022年相比的削减率需要达到5.25%,实际数据远超此预期。这得益于持续的节能活动以及对引进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推动。再生能源电力比例为18.9%。
※我们已于2023年11月修订了长期目标。修订前的目标为“到2030年较2020年减少42%”,修订后则调整为“到2030年度较2022年度减少42%”,设定了更加严格的目标。


- Scope 1:自社直接排放(如燃料燃烧等)
- Scope 2:使用外部提供的电力等所导致的间接排放(以市场为标准)
- 汇总范围
- ・精工集团(株)及所有业务公司
・包括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
・不涉及生物源温室气体排放 - 排放系数
-
- ・电力:
- 日本采用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相关法律《电力事业者别排放系数》,
海外采用国际能源署(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)各国的排放系数
- ・燃料:采用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相关法律《计算、报告及公开制度的计算方法与排放系数一览》
- ・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:采用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相关法律《计算、报告及公开制度的计算方法与排放系数一览》
※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,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细目总和可能不完全一致
Scope3 温室气体(GHG)排放量实绩(2023年度)
Scope3的排放量为568,674t-CO₂,类别1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约64%、类别11使用已出售产品约15%,分别占据前两位。
类别 | 项目 | CO₂排放量 (t-CO₂) |
% |
---|---|---|---|
类别 1 | 购买的产品和服务 | 366,505 | 64.4% |
类别 2 | 资本财 | 36,082 | 6.3% |
类别 3 | Scope1,2以外的燃料 及能源相关的活动 |
12,399 | 2.2% |
类别 4 | 运输、配送(上游) | 35,093 | 6.2% |
类别 5 | 业务活动产生的废弃物 | 2,464 | 0.4% |
类别6 | 出差 | 4,506 | 0.8% |
类别7 | 员工通勤 | 5,380 | 0.9% |
类别8 | 租赁资产(上游) | 122 | 0.0% |
类别9 | 运输、配送(下游) | 3,476 | 0.6% |
类别10 | 已出售产品的加工 | 12,469 | 2.2% |
类别11 | 已出售产品的使用 | 84,896 | 14.9% |
类别12 | 已出售产品的废弃 | 4,573 | 0.8% |
类别13 | 租赁资产 (下游) | 708 | 0.1% |
类别14 | 特许经营 | - | - |
类别15 | 投资 | - | - |
合计 | 568,674 | 100.0% |
※因四舍五入算法问题,合计有时不一致。

